首页|评审专家登录|被提名人登录

首页  >  新闻中心  >   树兰文化

推动中国医学学科的

发展和人才培育

联系我们contact

0571-87231858

欢迎致电树兰基金

树兰文化

第十届树兰医学奖获奖者:何建行教授

2024-03-20

   

[教育和科研经历]

        1985年,广州医学院(现广州医科大学)本科毕业;1999年,华盛顿医学院进修;2000年,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博士毕业。
   以第一/通讯(含共同)作者身份在NEJM、Lancet等发表SCI论文381篇(IF2023>30分21篇),ESI高被引论文21篇,相关成果被国际肿瘤NCCN指南、WHO新冠防治指南、Cell 2020最佳论文、美国癌症研究所官网纳入推荐,被15部国际指南引用,入选斯坦福大学与爱思唯尔数据库发布2023《全球科技前 2%终身影响力排行榜》。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课题28项,获批发明专利23项(其中9项实现转化,成果应用于28个省和直辖市、220家三甲医院)、医疗器械注册证7项,主编专著32部,制定国际标准2项、专家共识7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1)、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创团,第2)、全国创新争先奖牌(第2)、全国创新争先奖状;中华医学科技奖等省部级一等奖3项(第1)。
        
[主要学术贡献]

 
    何建行,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主任。面对肿瘤死亡率第一的肺癌和终末期肺病的外科诊疗难题,扩展应用大数据、基因组学、AI以及光电等技术,创新微创与移植的主要技术及相关围术期理论与标准体系。
    一、创建肺癌“筛-诊-治”全链条精准化体系,显著降低肺癌死亡率
(一)构建肺癌精准早筛早诊新策略: 提出肺癌筛查新标准,漏诊率减少81%,死亡率下降10.6%(Cancer Cell 2020)。开发“影像AI+血浆DNA甲基化”联合早诊系统,降低73%的假阳性率(JCI2021、Lancet DH 2023)。
(二)创建肺癌精准切除新标准:提出依据肺癌病灶大小切除范围三级标准,减少不必要肺功能损失(JCO 2016):提出肺癌根治清扫淋巴结数目应达16个,使早期患者远期生存率提高10%(JCO 2017)。
(三)建立肺癌术后复发精准预测模型和术后治疗新方案:发现肺癌不良预后风险基因和临床表型并构建分类模型,使总人数1/3的低风险组人群免于术后化疗(Lancet 2012、Cancer Cell 2023)。针对ECFR突变人群,发现使用靶向治疗术后复发风险降低64%,不良反应减少56%( Lancet RM 2021,NEJM 2021)。
(四)发展智慧胸外科:研制全球首台AI裸眼3D腔镜系统,使手术操作准确性提高 36%,手术时间缩短32%(SurgInnov2019);研发多人观看的裸眼3D导航以及术中AI识别系统,避免术前定位程序,实现术中精准定位与AI识别(WCLC 
2023),相应产品获国家医疗器械注册证,已在100多家单位推广应用。
    二、开创胸外科“无管”微创手术新模式:“无管”微创(无气管插管、无胸腔引流管、无尿管)将胸科全身大麻醉革新到精准麻醉时代,减少50%麻醉用药,减少30%术后并发症:使45%无管肺部手术患者实现24小时内出院,肺癌5年生存率较传统微创手术提高7.5%(JTCVS 2021)颠覆性创新了气管和隆突手术的模式。
    三、创新胸部器官移植关键技术:完成异位心肺联合移植等5项世界首例胸部器官移植术,突破供体肺再灌注损伤和术中致死性出血两大瓶颈,肺移植成功率达93%,实现部分终末期肺、气管疾病从不可治到可治。

[心路历程]

 

善建不拔,善行无疆


    本人何建行,任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主任,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院长,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移植科、肿瘤科学术带头人。从事胸外科医教研一线工作39年,始终战斗在临床工作的第一线。几十年来,我坚持钻研胸心外科临床应用与科学研究,围绕临床-科研双转化,为患者革命性地探索出一条集“筛、诊、治、康”一体化的肺癌临床救治方案,无管微创技术以及胸部多器官移植的研究与临床实践。

30年峥嵘岁月,从“凶外科”到“无管微创”

    上世纪80年代,开胸操作大约是半个小时,加上做一个肺叶切除,大概五个小时可以完成手术。到了上世纪90年代,在前辈们打下的基础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跨越,将胸科手术时间缩短至45分钟到1个小时。

    30年前,我作为一名从医十余年的胸外科医生,哪怕当时我已经有2000多例开胸手术的经验,但为了能暴露足够的胸腔内的手术视野,进行胸腔内的肺切除及淋巴结清扫等技术操作,开胸手术的切口仍然需要切35厘米长度,截断一根肋骨,而通常切掉一根肋骨出血量在300ml血左右。

    但是,我总觉得35到40厘米的大切口对人体的创伤太大了。当时有些人把我们胸外科戏称之为“凶外科”,只要接受过开胸手术的患者,基本上不能做重的体力劳动活。即便是年轻人,假如做过双侧的胸腔手术,基本上也失去了正常的劳动力。

    所以,如何缩小手术刀口的创伤,是老师们带领我们一直在深刻的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30年前的4月12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开展了第一台胸腔镜的肺部手术。当时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微创外科中心,组织了我国首届胸腔镜学术研讨会,香港的严秉泉教授和钟尚志教授在我院表演完成了两台单发肺大疱切除手术。当时严教授与钟教授通过胸壁三个1cm的切口,就可以完成以往要通过开胸完成的胸腔内的肺表面单发性肺大疱切除手术,这给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视野。

    也是通过这次机会,我第一次见到了自动切割吻合器,并向工程师请教了直线切割吻合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经过短暂的自我培训,在研讨会完成的当天下午和第2天接着完成了5台胸腔镜复杂肺大泡切除,自发性血气胸的止血以及胸腔处理。当时,通过学术研讨会与手术演示及实践,发现通过三个1厘米的小切口,又不需要切除肋骨的方法也能完成胸腔手术之后,我作为年轻的医生非常兴奋,也敏锐地觉察到,胸腔镜手术符合现代外科学的微创发展理念,将会是未来胸外科的重要发展方向。

    开展胸腔镜手术之前,肺癌的肺叶切除或全肺切除术是我们在开胸下经常完成的肺癌根治手术方式。在对开胸下如何进行这些手术已经非常熟练的情况下,我们当时提出,能不能用腔镜来做全腔镜的肺叶切除术。这个想法提出来之后,被很多老前辈们认为是异想天开的事情,幸运的是,我有一个充分信任和支持我的老师——杨运有教授,他成为我们的后盾,支持我们年轻人进行新技术的探索与创新。

    经过两三个月探索与尝试研究,我们发现在全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是可行的。我仍然记得我们第一台全腔镜肺叶切除术是左上肺癌病灶,大概是五厘米。花了三个小时把左上肺切下来,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励与前行的动力。

    经过30年的探索与发展,腔镜早已经成为如今胸外科手术方式的主流。我们团队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早已实现了全腔镜全胸腔手术方式的覆盖。钟南山院士常说“临床的需求是我们创新的动力”,如果单是从技术角度考虑,我们可能就止步了,但如果从效果来追求,就可以不断调动科技手段来辅助每一个环节。创新不停步:病人的临床需求是日新月异,交叉学科的蓬勃发展和支持,我们的创新也需要与时俱进。

    先进的手术设备需要搭配前沿的麻醉理念,才能获得最好的效果。全身麻醉对身体影响较大,可能会引起全身应激性反应等一系列并发症。如果微创手术再配以“精准麻醉”,对患者将是更全面、更深层次的“微创”。于是,我们在2015年提出了无管手术的新理念,不插气管插管,不插胸管,不插尿管,配合术后良好的全程免疫管理,会在不影响疗效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大大减轻了患者痛苦、加快了术后康复,有些小病灶手术的患者甚至可以实现24小时出入院,使早期肺癌的治疗周期大大缩短。目前这种技术适用范围已经包含了胸外科的所有病种,包括气管隆突肿瘤/外伤的重建手术。

    机器人手术是当今世界微创外科领域的前沿技术。然而,任何医疗技术的进步都需要不断创新迭代。即便是目前最新一代的手术机器人,在完成肺癌手术时,仍然需要做3-5个小切口,创伤要远远大于单孔胸腔镜手术。要进一步降低对患者的损伤,就需要发挥医工结合的优势。

    “以前,我们做机器人手术是一种沉浸式手术操作,容易让主刀医生陷入一个虚拟的世界,没法跟真实世界交流,而且还容易导致手术者视力下降、颈椎和腰椎的病理性改变。”何建行教授介绍。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团队将裸眼3D技术与单孔机器人进行了“完美结合”。显示系统从单一的操作者视野变成开放视野,大大减轻了主刀医生的负担,同时也提高了手术效率。

    “‘解放眼睛,开放视野,保护脊椎’,我们在原有机器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何建行说。

    我们希望推动技术的进步,让患者经历更少的创伤,延长生命,同时获得更好的生存质量。未来,希望“无管化”裸眼3D单孔机器人手术得到进一步推广,覆盖更广泛的胸科领域,最大限度地发挥机器人优势,向精准微创方向发展。

    如今,看到我的学生们学习胸外科技术,已经有先进的手术模拟器,他们可以从一开始就在腔镜的环境下学习操作;我们有先进的裸眼3D显示系统,他们不需要像我们当时一样不断进行立体与平面的思维转化;我们已经有裸眼3D蛇形臂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他们可以更精准地完成胸外科复杂手术。运用这种设备最大的优势可以使年轻一代医生成长的速度加快三倍以上,就像驾驶者有了辅助驾驶,水平大幅提高一样。

    这30年走来,我们胸外科技术实现了从探索到并跑到现在的部分技术领跑,我们首创的无管微创的技术也被哈佛大学列入他们的教程,来自全球的胸外科医生也到我们中心来接受无管手术与裸眼3D腔镜的学习。

    这不禁让我感慨到,以前都是我们去国外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现在,角色的转换让我们作为中国医生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在胸外科领域,我们真正实现了技术自信。

    30年,微创,圆梦,巅峰!在胸外科发展的历史长河的点点繁星熠熠生辉。与30年前相同的是,我们都以患者为中心,坚持生命至上;不同的则是,如今我们的平台更加坚实、设备更加先进、技术更加成熟,患者的创伤更加小、恢复更加快速。

臻于至善,精进肺癌外科“筛-诊-治”全链条体系

    针对肺癌发病率高、早诊难和预后差的现状,本人率领广医一院胸外科团队,根据肺癌的不同疾病进展与部位,整理了结构化且具原创性的肺癌综合诊疗方案。

    针对肺结节为主的早期肺癌,医工融合创建了系统的软硬件技术,发展了“筛、诊、治、康”革命性一体化体系,实现了早期肺癌患者术后的长期高质量生活(5年生存率大于95%),部分患者术后24小时内即可恢复正常工作状态。我们认为的“治愈早期肺癌,比治好感冒还快”已成为一句名言,在业界广为流传。

    针对气管/支气管为主的中期肺癌,牵头国际多中心研究,创新提出依据肺癌病灶大小决定切除范围三级标准,推翻无论大小均行肺叶切除的传统标准,减少不必要的肺功能损失,杂志同期述评“此方法能够有效保存肺功能”。针对术后化疗疗效欠佳,基于肺癌预后相关风险基因和临床表型,构建术后复发精准预测模型,使总人数1/3的低风险组人群免于术后化疗,被美国癌症研究所推荐为肺癌术后治疗唯一决策系统。针对我国肺腺癌中高达50%的EGFR突变人群,牵头多中心RCT,发现行埃克替尼辅助治疗术后复发风险降低64%,不良反应减少56%;并首次提出最常见的两种EGFR突变亚型最佳治疗新策略:19Del亚型只需靶向药,L858R亚型还需联用化疗,指导临床实践。

    针对终末期肺部为主的胸部多器官移植,本人率领团队成功完成750余例肺/气管/心+肺联合/肺+气管联合等胸部多器官移植手术,年移植手术量达全球第6位,其中心肺联合移植数居全国第一,肺移植成功率达93%。开拓性完成5项世界首例移植手术:异位心肺联合移植、肺气管联合移植、心肺肾联合移植、自体肌皮瓣代气管术和食管原位替代气管术,实现终末期肺-气管疾病从不可治到可治。针对胸部移植供体肺再灌注损伤和术中致死性出血两大瓶颈,在国际首次发现并使用血管上皮抑制剂(帕唑帕尼)可显著减少肺渗出水肿,使移植术后总体急性肺损伤发生率降低30%,提高了存活率;改变传统经后纵隔原位手术路径,首创经前纵隔的异位心肺联合移植新术式,大幅减少切除范围,致死性出血率降低67%,显著提高存活率,美国心肺移植中心主任Catarino教授撰文评价我们的工作,称“该术式显著改善了移植患者的生存”。

    在移植这条路上,国内多位优秀前辈也是我们的引路人。陈竺院士在血液病方面全球做出的杰出贡献以及原创性工作,正是指导了我们如何把研究从跟跑、并跑,到领跑;另外陈竺院士对学生的培养,以及对OPO工作的推动,极大程度改善了我们国家器官移植的情况。郑树森院士在器官移植特别肝移植方面做了开创工作贡献,是我们移植大夫的榜样;李兰娟院士是我们国家抗传染病的领军人物,所以呼吸道的传染防治工作也是我们的重要工作之一。未来我们还有许多工作,仍要在前辈的指引和帮助下不断突破、进步。

    我坚信医学创新的核心在于以临床需求为科研方向,旨在减轻人类痛苦。在不断精进以肺癌外科为核心的“筛-诊-治”全链条体系的过程中,我成功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课题28项,获批国家发明专利23项、国家医疗器械注册证7项,主编中英文专著32部,牵头制定国际标准2项及专家共识7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在NEJM、Lancet、BMJ、Cell、Nat Med等发表SCI论文390篇(IF 2023>30分27篇),总IF>3500分,总他引>34000次,ESI高被引论文21篇,相关成果被国际肿瘤NCCN指南、WHO新冠防治指南、Cell2020最佳论文、美国癌症研究所官网纳入推荐。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1)、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创新团队,第2)、全国创新争先奖牌(第2)、全国创新争先奖状;中华医学科技奖等省部级一等奖3项(第1)。

循循善诱,因材施教,探索人才培养的最大公约数

    我还担任广州医科大学南山学院的院长,在南山学院,我致力于推动教育革新,培育能在健康领域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型医学人才。我鼓励我的学生们将“奉献、开拓、钻研、合群”的“南山风格”融入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塑造他们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精神。

    我经常对他们说,要敢于异想天开,敢于实践。我们的医疗实践是一个错综复杂的整体,在每一个环节中,都潜藏着改善和创新的无限可能。我鼓励我的学生们参与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和科研活动,多学习,多交流。我鼓励我的学生们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勇于思考和探索。我坚信于不断的学习、探索和知识的传播,以“南山精神”引领卓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强调人文情怀、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从而培养更多卓越医学人才。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看着现在我的学生也开始独立完成手术,独立带病区,我不禁感慨想到毛主席的一段诗词:“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代表性著作]



[获奖者风采]



[提名人]